英國正式脫歐踏入最後倒數時間,此後將會展開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與歐盟就貿易等議題繼續談判。有專家指出,英國退出歐盟可能會給該國的制裁政策帶來重大變化,這種情況可能會令跨國公司的合規複雜化。英國首相詹森表示:「儘管英國將於週五正式退出歐盟,歐洲的監管在過渡期內依然有效。」
歐盟方面,歐洲議會亦已通過英國脫歐協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重申會繼續與英國磋商自由貿易協定。他重申保障自由競爭是雙方締結自由貿易協定的前提,會繼續與英國磋商自由貿易協定,是包含零關稅及零配額。位於布魯塞爾的律所Linklaters LLP專門負責歐盟制裁事務的管理合夥人Liesbeth Truyens稱,過渡期將使企業能夠逐步調整合規計畫。在過渡期內,英國的個人和企業仍然需要遵守歐盟的制裁政策。但英國可能在過渡期間自主實施一些新的制裁,尤其是圍繞人權問題制定一些政策。
脫歐令企業操作複雜化
就英國脫歐問題,倫敦律所Herbert Smith Freehills LLP的合夥人Susannah Cogman提出了詳述的見解:「兩邊的政策會出現更多的差異,企業將需要遵守兩種類似但有區別的制裁規定。」與此同時,合規官員和制裁律師將會監測英國制裁政策最終是會與歐盟和美國的政策分化,還是會保持一致。Cogman稱,企業的合規官員將需要分析英國的制裁政策,以確定其業務的哪些部分受到英國規訂制約,哪些業務受歐盟制約,或者受兩種規訂制約,以及他們可能需要哪些許可。
在合規法案上,英國在2018年通過了《制裁和反洗錢法》(Sanctions and Anti-Money Laundering Act),為英國政府在退出歐盟後實施制裁打下了基礎。制裁的形式包括凍結資產、禁止簽證或貿易制裁等。授權政府制訂制裁政策的大多數規定於2018年11月生效。這項法案中包含一項《馬格尼茨基修正案》(Magnitsky amendment),讓英國政府可以對侵犯人權的行為實施制裁,與美國全球馬格尼茨基制裁計畫類似。美國的這項計畫執行《美國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案》(U.S.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
Cogman稱,英國政府在上述2018年的法案中還通過了幾項針對具體國家的制裁規定,其中一項針對俄羅斯,另一項涉及伊朗,不過這些規定料不會在過渡期結束前生效。他指出,對於希望同時遵守歐盟和英國規定的企業來說,這兩套體系對於所用權、控制權以及許可使用的不同認定可能令合規變得複雜。一些企業或許能夠在英國獲得許可,或者受益於通用許可,但由於上述差異,他們可能無法在歐盟獲得許可。此外,他認為尋求遵守雙方政策規定的企業可能需要設立檢查程式,並在合同中包含反映英國要求的制裁合規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