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4日20時,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束,馬克龍得票率過半,贏得此次大選的勝利。其是繼2002年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以來第一位贏得連任的法國總統。
這次大選結果符合市場的普遍預期,此前,市場不斷預警,一旦“極右立場”的勒龐當選將成為全球“黑天鵝”風險事件,圍繞法國國內和歐盟政策的不確定性或將急劇上升,市場也可能會受到衝擊。
勒龐,人稱“女版特朗普”,屬於極右翼風格。西方媒體對她的描述是,奉行民粹主義,反對外來移民,奉行激進政策理念的她曾宣稱,上臺第一天就要退出北約。同時,勒龐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關係密切,她曾公開表示欣賞普京。普京也曾在上一屆的法國大選中公開支持勒龐。
當前,歐洲正面對後疫情時期的復蘇、俄烏衝突、能源安全等多重衝擊,此次法國大選一直都受到各方關注的原因取決於該國經濟、政治地位的重要性,其會對未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及市場都會帶來連鎖反應。
經濟上,法國在歐盟27國和歐元區19國的GDP占比高,是歐洲經濟強國和歐盟的“領頭羊”之一,其從疫情打擊中復蘇的速度也快於預期。軍事上,法國是1949年在美國成立的北約的12個創始成員國之一,是繼美、蘇、英之後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軍事影響力大。
另外,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三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第三大技術引進國。中國是法國亞洲第一大、全球第六大貿易夥伴。因此,法國的政局穩定,政策延續對中歐貿易合作有一定的促進意義。
在當今國際格局動盪多變的時期,多國的選舉進一步增加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需要保持關注。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中文服務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