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7月14日最新消息,歐盟最高法院——歐盟法院將在7月15日—16日兩天時間內簽署兩項針對美國科技巨頭的重大決定,預計此舉將進一步打擊美國科技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儘管美國在7月11日揚言對法國13億美元的產品加征關稅,也絲毫沒有令歐盟打擊美國科技巨頭的想法產生動搖。
據報導,7月15日發佈的第一項裁決將對蘋果公司處以130億歐元(折合約1031元人民幣)的罰款,作為該巨頭此前在愛爾蘭逃稅的處罰。第二項裁決則將於7月16日公佈,針對的是Facebook違反數據隱私規則(傳輸大量商業數據)的行為做出判決,以進一步加強海外企業在歐盟當地提供數字服務的合法性。
據悉,愛爾蘭對蘋果的罰款決定自2016年就開始醞釀,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此前曾直言不諱抨擊歐盟做法是錯位的行為。今年6月中旬,蘋果首次向外界公佈其App Store的商業數據——2019年其App Store應用商店的總交易額突破5190億美元,歐盟地區在其全球市場中排名第三。不過,借此機會,歐盟很快就就開始對蘋果翻起了“舊賬”。
據悉,歐洲當地企業Spotify等指控蘋果對使用其App Store的開發者存在不平等的限制性規定。如今歐盟已對此事開啟調查,若確認存在反壟斷的問題,蘋果將面臨至多數十億美元的罰款,並被迫採取相應的調整舉動。
早在2019年11月,摩根大通分析師就指出,隨著蘋果在數字服務領域(Apple TV+)的業務持續擴張,預計該公司在2025年左右的年度廣告收入將增加5倍以上,達到110億美元。據此來看,若蘋果一味按照自己的固有模式——只掙錢卻又逃避交稅,恐怕日子將越來越難。
不僅僅是蘋果,美國的科技巨頭若不對自家壟斷市場的行為做出調整,只怕將面臨全球的“討伐”。據報導,穀歌在7月13日宣佈,未來5-7年間將對印度投資100億美元(折合約699.7億元人民幣),購買印度大型企業以及小眾數字服務提供商企業的股權。卻不知,印度自今年4月1日起便開始對海外企業的數字服務的業務,收取額外2%的費用。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