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行情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情資訊 > 每日策略
特朗普拋出“重磅炸彈” 美元起舞黃金快速回落

特朗普拋出“重磅炸彈” 美元起舞黃金快速回落

2017-02-10

特朗普拋出“重磅炸彈” 美元起舞黃金快速回落

 

國際現貨黃金週五(2月10日)亞市盤初延續隔夜跌勢並進一步回落,盤中觸及1222.34美元/盎司的日低。週四(2月9日)因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將在未來幾周公佈一項“重大”稅務計畫,同時美國公佈的經濟數據強勁,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全面上漲,金價則自1244.77美元/盎司的三個月高位回落逾1%。但是,鑒於美國和歐洲的政治風險猶在,且金價此前突破100日均線令技術面改善,交易員和分析師連續第七周看漲。

 

 

​美國白宮週四表示,總統特朗普即將公佈一份全面的稅改計畫,包括對個人和企業減稅,旨在激勵企業將工作崗位留在美國國內,並扶助促進美國經濟成長。

 

受到該消息的影響,美元週四全面上漲,兌日元創下三周來最大單日升幅,美國國債收益率亦走高。同時,現貨黃金遭受打壓1%,盤中最低觸及1227.18美元/盎司。

 

(黃金30分鐘)

 

特朗普在競選時承諾,將透過增加支出和減稅等大規模財政措施來提振美國經濟。但這些計畫一直都缺乏細節,投資者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了。

 

BK Asset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Kathy Lien表示,“受到特朗普計畫在未來數周公佈重大稅務舉措的消息推動,美元全面上漲。這是特朗普勝選後不久美元上漲的關鍵所在。我認為,今天的消息再度讓投資者感到振奮。”

 

在特朗普勝選後的一個半月裏,美元指數上漲超過5%,但年內迄今仍下跌,因特朗普對貿易和移民政策的關注超過了財政刺激政策。

 

此前特朗普曾簽署禁止七個穆斯林國家公民和難民入境美國的行政令,在全球引發大規模示威。這讓投資者躊躇不前,許多人擔心,特朗普的財政計畫將會退居次席,或將在國會遭遇更激烈的反對。但週四的聲明扶助美元重回上行軌道。

 

 

另一方面,週四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上周意外下滑至近43年低點,顯示勞動市場進一部收緊,顯示勞動市場進一部收緊。同時,12月批發庫存連續第二個月急升,這也提振美元。

 

法國興業銀行的Robin Bhar稱。“如果投資人原本指望美聯儲會更鬆懈、利率會保持較低水準更長時間,那麼今日的數據令局面模糊了。”

 

另外,2017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投票委員——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也表示,預計今年升息三次是合理的。

 

Bhar指出,“隨著週三金價觸及11月11日來最高的1244.67美元,部分投資人轉趨謹慎,獲利了結。”

 

澳大利亞最大的金礦商Newcrest Mining Ltd首席執行官Sandeep Biswas週四(2月9日)表示,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驅動金價上漲,但這樣的影響不會持續。

 

世界最大黃金支持的上市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持金量週三連續第六日上升。

 

無視價格回落 交易員連續第七周看漲金價

 

另外,儘管週四金價有所回落,但交易員和分析師們認為,金價突破關鍵水準升至三個月高位,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上漲。

 

據彭博週五(2月10日)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18名交易員和分析師中,12人看漲下周金價走勢,3人看跌,另有3人看平。同時,這也是該調查連續第七周看漲金價,為2015年4月來的最長看漲週期。

 

 

因美元走軟以及對特朗普執政的憂慮刺激了避險需求,金價2017年以來已經攀升7.6%。此外,分析師指出,當前金價已經處在100日均線上方,這是一個積極的技術面信號。

 

華僑銀行(OCBC)經濟學家Barnabas Gan週四在最新月度大宗商品報告中,將今年一、二季度的黃金價格預期分別上調到了每盎司1220和1200美元;先前的預期分別是1175美元和1150美元。

 

Gan指出,“由於市場重新出現的避險人氣以及各種不確定因素,黃金價格2017年一季度有可能獲得一定的支撐。”

 

他提到,特朗普政策以及類似英國脫歐的事件在荷蘭和法國重演等,如今都已成為市場關切,而這些關切帶來的避險需求可能會對金價構成支撐。

 

不過,鑒於美聯儲今年預料中的兩次加息,華僑銀行依然看跌黃金,預計2017年底金價跌至每盎司1100美元。

 

長期歷史表現在基金管理行業名列前茅的億萬富豪投資人Stan Druckenmiller週三表示,他轉變了在美國總統大選後出售黃金的做法,在去年12月末和今年1月買入了黃金。

 

上一篇: 黃金刷三個月新高劍指1250 投資大佬入場鼓舞多頭信心
下一篇: 【晚盤】通脹不容樂觀 謹慎押注降息
相關資訊 返回

主題探討

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