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市的生態改變
國際油價自今年2月開始出現顯著的回升,紐約期油由26美元回升至5月份的46美元水準,升幅高達76%,其中支持油價顯著回升的因素是投資者的傾向改變。因為當油價回升期間對於油價不利消息實際上仍然存在,可是這些消息(如4月產油國未能達成凍產協定)只令油價出現短暫的回檔,回檔後油價進一步上升。同時,油價過去年半的下跌亦開始令產油國策略改變。產油國政策改變有可能為未來油價帶來穩定的作用。
美國輸出石油是令整個油市改變的起點。自2014年美國開始逐步解除輸出石油的禁令後,國際油價開始自100美元水準下跌。這主要是由於美國的角色開始由石油輸入國逐漸變成其中一個主要的石油輸出國。這樣的改變當然對原本產油國構成沉重的壓力。產油國之間由之前協議產量競爭轉為市場份額及價格的競爭。因此,油價不斷下跌直到部份產油公司退出市場。實際上,過去年半油價的下跌已經令部份葉岩油產油公司停產。此外,由於產油國過去主要依賴產油以保持國家的財政的收入來源。不過,今次油價的下跌已經令部份產油國陷入嚴重的財政壓力。其中沙特地阿拉伯更作出重大國家規畫改變,希望由過度依賴石油產業轉變為多元產業國家。
沙特願景2030年計畫中石油產業改變。在5月初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Salman)撤換了石油部長納伊米(Ali al Naimi),並重組了一些大型政府部門,最引人注目的舉動是成立新的能源、工業和自然資源部,由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董事長Khaled al-Falih(法力赫)出任部長,負責國家能源政策。過去幾十年中,納伊米(Ali al Naimi)一直是全球原油市場最重要的人物:這位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前CEO在1995年開始執掌沙特石油部,並在過去的21年中,擁有僅憑一句話就能讓油價暴跌或者飆升的巨大能力。這樣的改變明顯顯示沙特力圖改變整個國家的能源政策,有可能是為了適應新的石油市場生態改變。根據4月份產油國杜哈會議時被訪問的言論顯示,薩勒曼及法力赫是傾向于沙特將保衛市場份額,允許油價找到自身價位水準。這樣顯示未來油價的升跌更會取決市場的供求關係,而降低了過去寡頭壟斷的程度。
市場自由度愈高,油價穩定的機會愈高。過去油價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主要是反映供求的不協調現象。因為在一個寡頭壟斷的市場狀態中,價格是由幾個生產者(或資源擁有者)決定。定價過高時自然會出現過剩,而定價過低會出現短缺。不過,當市場的參與者(買家及賣家)多到沒有人能影響價格時,價格更反映市場的供求情況,長期更為穩定。今次油價下跌的情況顯示,參與者增加(美國及加拿大產油)令供應上升,供應上升而油價下跌,下跌情況直到部份參與者退埸(部份加拿大葉岩氣公司停產),油價回升。當然今次油價回升未必是完全由於加拿大葉岩氣公司停產所引致,可是實際上石油產業的邊際增長在目前的產能而言已經接近上限。這樣顯示石油的供應曲線(supply curve)的彈性已經愈來愈低。在邊際供應接近上限而需求維持穩定的情況下,價格自然會回升至均衡的階段。目前油價的回升正好就是這樣回升找尋新均衡的階段。
油市最差的時期有可能已經過去。過去年半油價的下跌一方面是反映需求的回落(除了美國經濟穩定外,歐洲及新興市場處於經濟調整)及產出上升(美國開始輸出石油)。不過經過年半的發展,美國經濟仍然維持穩定,新興市場並未出現預期的經濟衝擊,而歐洲已經推出量化政策以穩定經濟(需求有機回穩);供應面方面,產能的邊際增長已經接近上限。在這樣的情況下油價自然會逐步回升至均衡水準。就油價的走勢而言,6月份紐約期油有機會升至50美元水準,進一步為56美元,而明顯支持位為4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