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具上升潛力
歐洲央行啟動超寬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自2015年3月開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在2016年3月進一步加強量化政策規模及措施。這是3月其中一項重要的金融市場事件,因為歐洲央行推出的措施及規模是明顯較市場預期為激進。歐元在歐洲央行宣佈加大量寬後顯著下跌,可是當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在新聞會表示,歐洲央行進一步減息的可能不大後,歐元便即時回升。這亦是合理的現象,因為量化政策是對貨幣構成結構性壓力,而週期性因素是可以支持量化國家貨幣回升。實際上,這情況在美國推出量化政策後,美元並未跌至另一歷史新低已經是一好例子。因此,歐洲央行推出超量化政策的歐元構成的負面在較長期在會浮現,歐元中期走勢進一步回升的可能較大。
歐洲央行最新量化政策內容:
利率方面:1.主要再融資利率從0.05%下調至零;2.存款利率從負0.3%下調至負0.4%;3.隔夜貸款利率從0.3%下調至0.25%。
資產購買(量化寬鬆)方面:1.月度資產購買規模從600億歐元提高至800億歐元;2.將歐元區非銀行企業發行的投資級歐元計值債券納入資產購買範圍。
貸款方面:1.從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進行四次新系列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II),每季一次;2.每筆貸款期限四年,可能在兩年後償還;3.貸款利率為主要再融資利率,目前為零;4.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稱,向企業和家庭提供更多貸款的銀行將獲得優惠;5.最大優惠將是,把貸款利率下調至歐洲央行存款利率水平,目前為負0.4%。
利率不可以無止境下調。歐洲央行在3月份一方面將主要利率減至0%及將存款利率下調的-0.4%,但另一方面央行總裁德拉吉卻表示利率不可能進一步下調。這主要是歐洲央行希望抑壓通縮預期及觀察負利率政策的影響。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央行減息以刺激投資及消費是合理的做法。可是,目前歐洲的問題是:經濟已經陷入通縮的初階,而利率已經降至流動性陷阱以下的水平。雖然央行對銀行實行負利率政策是可以壓抑銀行存款於央行,但是問題是這亦會蠶食銀行的資本。就算銀行由於負利率而將資金轉投債券,這樣債券需求自然上升而出現孳息率下跌的情況。孳息率下跌一方面會加劇通縮預期,另一方面孳息率出現負值時亦會蠶食銀行資本。此外,央行收取銀行利息有可能令銀行將成本轉嫁到一般存款戶。這雖然是有可能刺激私人消費,但是當經濟存在通縮預期時,錢只會回流到存戶手上而不消費。這實際上是會降低整體經濟流動性速度。因此,德拉吉表示利率不可能進一步下調是將通縮預期控制。不過,這最終是否能刺激經濟仍有待觀察,但對歐元匯價有一定的幫助。
歐元受惠於外圍因素。歐元回升除了由於未來利率進一步下調的可能不大之外,外圍因素亦有其重要作用。雖然在上月歐洲央行會議後歐元兌美元回升,但是實際上歐元兌英鎊自去年12月開始已經出現顯著的回升,升幅高達12%以上。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憂慮英國6月公投退歐,歐元兌英鎊由0.70升至0.79水平。雖然目前一般投資者預期英國在6月公投後維持在歐盟之內的機會較高,但很多機構已經作出一旦英國脫離歐盟的佈署。這樣可以預期在6月前歐元兌英鎊維持強勢的機會相當高。
歐元兌英鎊已經形成了大型轉向的形態。技術走勢而言,歐元兌英鎊在0.69至0.70水平已經形成了明顯的雙底形態,同時歐元兌英鎊更升穿頸線(0.75),這樣已經可能確定歐元兌英鎊已經見底。再加上在周線圖中,歐元兌英鎊的15周移動平均線已經向上與50周移動平均線交接,顯示中期走勢轉升。既然歐元兌英鎊已經開始大型轉向,歐元兌其他貨幣亦自然會較為穩定。
美元調整有利歐元。雖然美聯儲維持收緊政策始終會對美元構成有利,但是第一季環球金融市場的明顯波動將會令美聯儲在加息步伐上更加謹慎。過去美元的強勢已經反映了投資者對美國今年內加息至1%至1.5%的預期。既然美國今年內加息的幅度未必如預期高,美元自然有需要調整。技術走勢而言,美元指數在月線圖在去年12月高見100.57後已經形成了超買背馳,這樣的情況下美元指數跌穿15月移動平均線(95.70)將會下試25月移動平均線(93)。美元指數下跌將會對歐元構成明顯的支持。
歐元的強力反彈。既然美元及英鎊的下跌有機會對歐元構成支持,歐元在第二季有機會出現較明顯的回升。歐元兌美元在去年3月及11月曾下試兩1.04水平而出現回升,顯示歐元兌美元在1.04已經建立了良好的支持。短期再次升穿15月移動平均線(1.1240)將會上試25月移動平均線(1.1630)。若以歐元兌美元由2014年高位1.39水平下跌至1.04水平計算,合理反彈水平很大機會是38.2%的幅度,即1.18水平。因此可以預期雖然歐洲央行推出量化政策將會在較長期走勢上對歐元構成結構性壓力,但是美元及英鎊的下跌有機會支持歐元出現較明顯的週期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