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對資產壓力愈來愈明顯
國際油價在2016年初跌勢加劇。紐約期油及布蘭特期油上月雙雙跌穿30美元水準至12年的低水準。短期因素是由於西方國家開始取消對伊朗制裁,在2016年伊朗開始再次供應原油。可是,沙烏地阿拉伯上月宣佈與伊朗斷交,這樣有可能令油組(OPEC)未來供油的情況更不合協,令供應過剩的情況惡化。此外,投資者對新興市場及人民幣下跌的憂慮亦對油價構成壓力。同時,油價下跌拖累環球股市下跌進一步降低投資者對未來環球經濟增長及原油需求的預期。這樣的互相影響效應可以預期仍然會對油價構成壓力。
油企及產油國已經面對沉重壓力。在油價長達18個月的漫漫跌勢當中,能源企業已經裁撤了數以十萬計的員工,並削減數十億美元支出。期間油價從2014年夏天的每桶100美元以上水準開始下跌,下跌的時間和幅度遠遠已經超過最初預期,對個別國家及企業來已經觸及危機臨界點。以俄羅斯為例,能源為該國貢獻了約一半的財政收入,在出口中比重高達40%。每桶30美元的油價,可能讓俄羅斯在能源市場牛市中積攢的應急資金在僅一年多時間內就消耗殆盡,並留下巨大的財政窟窿。就連沙特也正在感受到這股壓力。沙特為保衛市場份額拒不減產的政策,連同美國葉岩油生產企業的抗壓性,被認為是全球供應持續過剩的原因所在。由於石油收入不斷減少,沙特政府在去年12月底公佈的2016年預算案中宣佈了一系列削減財政支出以及補貼的決定。此外,據美國富國銀行估計,如果油價一直停留在每桶40美元下方,葉岩油生產企業的長期生存就會成問題,更別說30美元了。這場大跌已經讓許多小企業破產,或變成“殭屍”企業,即勉強能夠應付支出和償還債務,但無力保證持續性生產以及未來的營收。根據路透杜的資料顯示,踏入2016年首兩周,美國能源企業的股價跌去9%以上;而第四季度能源行業企業的每股收益料同比下降70%。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上月預期,全球石油庫存持續增加的勢頭將延續到明年下半年。
油價下跌令資產市場壓力沉重。過去年半油價的下跌已經顯著降低了油元(Petrodollar)流入環球資產市場。油價進一步跌至低於30美元更有可能令資產價格出現明顯的壓力。油價暴跌時間拉長前景預期引起投資者關注,未來可能會出現大量資產出售交易,這些交易或由私募股權公司或對沖基金投資人參與,相關機構及銀行已經在加強重組企業的能力。同時,然而油價最新一輪跌勢打破了油價或已見底的希望,私募股權投資者可能會暫停出手購買任何有可能牽涉到破產問題的資產。由於西德克薩斯中質油在30美元之下,這令越來越投資者認為油價會在更長時間進一步下跌且將會維持一段長時間。這樣已經令部份公司管理層和資助方也會開始聽任企業進入法律程式。
油價回升只是反彈。雖然油價在30美元以下有可能出現反彈,但是從基本因素至技術走勢顯示,油價跌勢在第一季尚未完結。在基本面而言,油組與非油組國的份額價格戰在第一季改變的可能不大,再加伊朗重新開始供油,這令短期前景更為黯淡。從技術走勢而言,油價由去年第三季開始的下跌在日線圖、周線圖,甚至月線圖均已經形成了超賣的情況。雖然這顯示油價隨時會出現明顯的反技術彈,但是另一方面顯示由於今次跌勢強勁,油價反彈仍很大機會進一步下跌。因此,油價下跌對資產市場及環球經濟有可能帶來的風險愈來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