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有機會跌穿30美元
國際油價在去年12月進一步明顯下跌,紐約期油由42美元下跌至34美元的11年低水平,較金融海嘯時更低。油價在去年12月進一步下跌主要由於油組(OPEC)12月會議並未就產量達成共識,因此供應過剩的情況並未得到改善。同時,根據油組最新報告顯示,這樣供過於求的情況會持續至2016年底。這樣進一步打擊投資者信心。雖然美元下跌在計價上有可能平衡油價的壓力,但是在供應維持在高水平而需求未見明顯增長的情況下油價跌勢尚未見曙光。
美元下跌不能扭轉油價跌勢。雖然美元下跌有可能支持個別貨幣及黃金出現明顯的回升,但是商品價格主要是由供求決定。因此美元下跌最多只會減低油價下跌的壓力。同時,美元下跌的原因有可能是由於環球資產市場不穩定所引致,這樣是會有可能影響環球經濟前景。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是會打擊市場對石油需求的預期。雖然去年初油價下跌時曾刺激需求回升,但是環球主要地區(除了美國外)經濟仍然低迷,由於價格下跌而引致的需求並不能持續。相反,油價下跌對企業及經濟構成的壓力卻逐步反映金融市場上。因此目前的情況下美元下跌是不能扭轉油價跌勢。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油國11月產量達2008年底以來高水平。根據油組11月份報告顯示,不單只油組11月份產量增加,更預期2016年石油需求幾無變化,指市場供應過剩情況將會加劇。報告指出,2016年非油組供應每日料將減少38萬桶,因美國和前蘇聯等地的產量下滑,但同時將2015年非油組供應每日增長預估提高了28萬桶,指稱因美國、巴西、俄羅斯和英國等國的產量有所上修。明年對油組原油每日均需求料為3,084萬桶,較OPEC前次預估略高2萬桶。報告指出,在油組額外供油且對其原油需求未出現勁增的情況下,若該機構持續以11月的速率產油,則明年過剩供給將達每日86萬桶,高於上月報告所預估的56萬桶。這樣暗示油組已經預期油價仍然有機會進一步下跌。
中國經濟前景加重油價壓力。國際油價上月的下跌開始對資產市場構成壓力。可是,石油供過於求短期內難改變。這因環球經濟仍然疲弱,石油需求自然降低。特別是全球主要石油進口國之一的中國,目前中國經濟正在調整階段,經濟增長速度很大機會由今年約7%跌至明年6.5%。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石油需求放緩是可以預期。
油價有可能跌穿30美元。紐約期油12月跌穿2008年低位(35.11美元)後雖曾出現反彈,但是反彈未能穩定在25周移動平均線之上,顯示走勢仍然維持弱勢。再加上基本因素並未見改善下,預期油價將會持續反覆下跌。若以2008年金融海嘯前高位(147.85美元)至2008年12月低位(35.11美元)為第一階段跌幅計算,紐約期油在2011年回升至114.8美元後開始第二階段的下跌。這樣若紐約期油第二階跌幅是第一段跌幅的76.4%的情況下,紐約期油將會下跌至28.7美元。在目前的情況下,除非油組開始減產,否則紐約期油跌至該水平的機會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