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月初原油大幅暴跌以來,能源市場一片哀嚎,與原油“形影不離”的天然氣亦難獨善其身,本月初天然價格跌至1.15192,創25年以來新低。那麼在眾多利空因素的背後,黎明前的希望將在何方?
庫存大增疊加需求難提振 天然氣低位震蕩
4月16日美國能源署公布了截止4月10日當周天然氣庫存數據,相較預期再次錄得增加,這是天然氣庫存第18周連續增加,受供應過剩的影響,天然氣疲態盡顯。回頭看作為“大哥”的原油,亦是跌勢未有減弱跡象,大部分的天然氣以伴生的方式與原油共存了上萬年之久,而上月沙特和俄羅斯悍然發動價格戰就導致了本就過剩的問題更加嚴重。另一方面,在疫情影響之下,封城使得需求難以大幅提振,成為重要利空因素,但目前疫情高峰已過,全球天然氣需求有望回升。
冷空氣席卷北美 發電需求成為短期支撐
從4月中旬開始,美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將會受冷空氣影響,持續時間半個月左右直到4月底,雖然市場對於原油的需求下降,但冷空氣的到來使得北美發電需求上升。據數據顯示,美國在2020年整體發電量將減少3%,但得益於低廉的價格,利用天然氣發電的需求還將繼續增長,天然氣的發電需求正逐漸接近季節性高點,每天的消耗量近300億立方英尺。而就供應方面,美國能源署預計2020年的產量相比2019年下降50億立方英尺,且2021年還將繼續維持這一降幅。
頁岩鑽井面臨壓力 產量下降成為必然
在過去幾年,美國瘋狂的開采導致原油、天然氣嚴重過剩,從數據來看,當天然氣低於2.5美元時美國頁岩氣行業將無利可圖。疫情的影響進一步使得經濟惡化,美國今年全年GDP將萎縮3%以上,而對於本就不堪重負的頁岩氣行業雪上加霜。去年年底雪佛龍公司減持了110億美元的資產,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Marcellus的頁岩氣資產。現在,隨著鑽井的不斷下降,市場普遍預期產量將達到高峰,後續產量下降指日可待。從最新的數據來看,預計夏季產量下降了2.4萬立方米,而預期的需求增加了5萬立方米。這將導致美國夏季的天然氣平衡降至創紀錄之後的低水平,僅接近2.2 萬億立方米。
中國需求已在複蘇 複工複產帶動天然氣消費
隨著3月中國在停工數周之後擴大生產,3月制造業活動出現強勁反彈。在疫情橫掃全球之際,中國再次挑起需求的重擔,在過去的近一個月中國買家成為亞洲市場最活躍的買家。據數據顯示,中國3月最後一周進口了約126萬噸液化天然氣,超過了2019年的平均周進口量,中石化集團也正在市場尋求4月和5月交付的液化天然氣。
綜合來看,全球供應過剩和需求下降使得天然氣價格持續走弱,短期來看,北美季節性需求高峰有望改善需求狀況,中國快速複工複產亦將提振天然氣需求。從供應來看,超低的價格使得頁岩氣生產商不得不削減產量,有助於緩解供應過剩的問題。從技術面來看,天然氣或正在築底,預計2020年全年的均價將穩定在2.11美元;而2021年獲益於供應減少,還將進一步反彈至3.00美元附近。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