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初歐佩克+會議決議將減產期限延長9個月,以平衡原油市場;7月份沙特超額減產,並計劃在接下來的8月和9月繼續將產量維持在700萬桶以下來提振油價,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原油可以抄底了嗎?
從供給端來看,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以身作則,超額完成減產任務,將帶動更多的產油國進一步采取平衡石油市場的行動。其中俄羅斯7月份超額16%完成歐佩克+減產目標,伊朗7月份出口下降13萬桶/日,歐佩克國家7月份超額執行減產任務34%。9月中旬歐佩克和非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將舉行,審視原油市場,商議平衡石油市場舉措,對油價有一定的支撐。
中東局勢近期雖有所緩和,但並沒有達成協議,並且相較於上半年來說,多個國家勢力介入,形勢更加複雜,美國全面制裁伊朗導致伊朗原油產量以及出口量銳減,出口量降至40萬桶/日。伊朗多次扣留經過霍爾木茲海峽油輪,美國和英國等國家考慮介入軍事力量,一旦軍方力量介入,流通量1800萬桶/日左右的霍爾木茲海峽將受致命威脅,給供給端毀滅性打擊,故中東地區局勢不斷升級,對於原油市場來說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美國貝克休斯石油鑽井數在2018年年底達到888口鑽井數高位,進入2019年以來基本呈現持續下降趨勢,特別是今年四五月份至今下降更加明顯,截止8月9日當周原油鑽井數已經降至764,刷新2018年2月份以來的新低。同時由於油價持續低迷,美國的頁岩油生產商或沒有太大的動力、財力投入到原油生產當中,供給端將受一定的制約,支撐油價。
從需求端來看,原油需求依舊不景氣,並且這個狀態在未來將持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全球經濟增長依然乏力,預計2019和2020年經濟增速分別為3.2%和3.5%,該數據較今年4月份的預測值皆下調0.1個百分點。同時我們關注到近期全球各個經濟體發布的GDP和通脹數據表明全球以及各個經濟體的經濟活動不如預期,截止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24個央行采取降息來刺激經濟,全球央行進入寬松周期或不可避免。在我看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至少持續2-3年,在未來原油需求或難有較大程度的改善。
從全球貿易局勢來看,美國關稅大棒揮向全球,不斷挑起貿易壁壘,中美貿易磋商在經過十幾輪的談判之後宣告破產,美國總統特朗普或以中美貿易現狀或美國的貿易現狀作為起參選下一屆總統的武器。故在美國大選前,中美貿易爭端,美國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摩擦難以達成協議,與此同時,英國脫歐、日韓貿易摩擦等不斷升級,國家間的經濟往來將進一步受阻,市場對原油需求的擔憂與日俱增,油價或難有大的上升空間。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美元近期強勢沖擊98.941高位,刷新了2017年6月份以來的新高。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之下,美國相對而言是不景氣中較為強勁的經濟體,歐盟、日本以及澳大利亞等地區經濟較為低迷,將采取更加寬松的政策,導致非美貨幣持續弱視,在未來或支撐美指維持強勢,這對油價來說也形成制約。
最新一期的EIA月報預計2019年WTI原油價格為57.87美元/桶,較前期下調1.71美元/桶,預計2020年WTI原油價格為59.5美元/桶,較前期下調3.5美元/桶;預計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下調7萬桶/日至100萬桶,預計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上調3萬桶/日至143萬桶/日,總體而言對於原油需求在2020年之前較為悲觀。另一方面最新的IEA報告顯示全球原油需求從1至5月份上升52萬桶/日,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經合組織原油庫存6月增加3180萬桶至29.61億桶,較近5年均值多6690萬桶,可見目前原油市場依舊是供給過剩的狀態。
在油價持續低迷的背景下,雖然歐佩克+企圖超額完成減產來提振油價,奈何目前市場的焦點已經轉移,後市油價將更多的受制約需求的變動,而不是供給。油價在前期下行至50.5美元關口,進入技術性調整,短時間內大概率於50.5-54.5區間調整,由於原油需求疲軟,後市油價依然有機會下破50美元關口,沖擊前期42美元低位,現階段抄底油價或為時過早!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