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行情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情資訊 > 主題探討
【原油專題】缺乏有效驅動 油價震盪偏弱

【原油專題】缺乏有效驅動 油價震盪偏弱

2025-11-18

美俄會晤有望,風險溢價受擠壓

近期地緣摩擦並沒有出現新的驅動因素。一方面,中東地區維持相對平靜,事態未進一步激化;另一方面,俄烏衝突有所降溫。俄羅斯外交部官員表示,已準備在伊斯坦布爾恢復與烏克蘭的談判。儘管烏方回應稱年底前不會與俄方進行和平談判,但如果美方提議重啟元首會晤,俄方願意參與籌備。

在中東局勢趨穩、俄烏衝突有望緩和,以及美國與多個經濟體簽署貿易協議的背景下,原油市場風險溢價將進一步受到擠壓,原油價格面臨下降風險。

供給穩步增長,原油價格承壓

當前原油供給端呈現穩步增長態勢。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對等關稅”政策,並與大多數經濟體簽署貿易協議後,多個國家加大自美能源採購力度,這將大概率推動美國原油產量維持在高位。數據顯示,美國當前原油產量再度上升至年內高位,達到1265萬桶/日。

歐佩克方面,自今年4月以來開始恢復增產,儘管增產力度相對可控,但歐佩克的原油產量已恢復至年內高位。10月,歐佩克8國產量恢復至2846萬桶/日,歐佩克+的產量恢復至4302萬桶/日。此外,巴西、圭亞那等非歐佩克產油國也表示將在年底前增加原油產量。

經濟風險降溫,需求有望觸底

從需求端看,隨著美國與多個經濟體簽署貿易協議,全球經濟貿易的不確定性顯著降低。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未來一年內可能重啟貿易磋商,有助於改善市場情緒,對原油需求形成一定支撐。

然而,美國的夏季出行旺季已結束,進入原油需求淡季,這對原油需求不利。另一方面,美國政府經歷了歷史上最長的停擺,對經濟造成較大損失,也在打壓原油需求。11月13日,美國政府停擺結束,原油需求有望邊際改善。

百利好特約資深分析師辰宇認為,當前原油市場缺乏有效驅動因素,在供給過剩的背景下,短期油價維持偏弱調整將是大概率事件。中長期來看,隨著原油需求有望見底,歐佩克在明年第一季度暫緩增產,油價有望在今年年底呈現階段性底部。

從技術面看,周線上,連續三周行情自高位回落,顯示行情較為弱勢。指標顯示,行情處於20日和62日均線下方運行,需警惕油價短期再度下行風險。短期油價存在下行挑戰55美元關口的風險。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昇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轉載請注明。

上一篇: 【指數專題】流動性改善 美股轉危為安
相關資訊 返回

每日策略

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