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行情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情資訊 > 主題探討
【指數專題】流動性改善 美股轉危為安

【指數專題】流動性改善 美股轉危為安

2025-11-18

自10月底以來,美股三大股指均出現顯著回落。道瓊斯指數的最大跌幅超過3%,納斯達克指數的最大跌幅超過6%,標普指數的最大跌幅超過4%,一度引發市場恐慌。與此同時,美股多項估值指標亮起“紅燈”。巴菲特指標顯示,美股總市值已超過GDP總量的兩倍,刷新歷史最高紀錄。然而,隨著流動性環境的逐步改善和市場恐慌情緒的消退,美股三大股指均已收復失地,繼續刷新歷史高點。

流動性危機是主因

11月初,美國流動性危機進一步加劇。11月3日,美聯儲常設回購工具(SRF)的使用量達到147.5億美元,為該工具常設化以來的第二高,僅次於10月31日創下的503.5億美元歷史紀錄。同時,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在10月31日單日飆升22個基點,達到4.22%,遠高於美聯儲3.9%的超額準備金利率,兩者利差擴大至32個基點,創下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此外,美國政府的停擺也加劇了市場流動性危機。在停擺期間,財政部被迫在三個月內將現金餘額從3000億美元增至1萬億美元,相當於從市場抽走約7000億美元流動性,其緊縮效應相當於一次顯著的貨幣政策收緊。相比之下,7月美國財政部僅從市場抽取了約3000億美元。

流動性危機已緩解

百利好特約市場策略師鵬程認為,本輪短期流動性危機的根源在於美國政府停擺,這一問題現已暫時解決。在持續43天的停擺後,美國國會眾議院於11月12日表決通過一項臨時撥款法案,為結束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邁出決定性一步。該法案將為聯邦政府提供持續撥款,使大部分政府機構獲得運作資金直至2026年1月30日,標誌著美國政府終於結束停擺。

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露,此次停擺總共造成1.5萬億美元的損失,且很多損失無法挽回。這一表態似乎有向美聯儲施壓的嫌疑,促使其開啟持續降息模式。美國財長表示,財政部將根據投資者需求的變化調整美國國債發行結構,即減少中長期債券的發行、增加短期債券的供應。此舉明顯押注美聯儲未來將降息,推遲中長期債券的發行,以降低發債成本,有利於用低息債券置換高息債券。

隨著政府運作恢復正常,之前被壓抑的流動性將逐步釋放,可能推動小盤股等對流動性高度敏感的資產以及幾乎所有非AI類資產出現強勁上漲,中期釋放的儲備流動性可能超出市場預期。同時,美聯儲將從12月開始結束縮表,意味著停止從市場抽水(每月約950億美元),市場流動性將進一步改善,美股有望迎來春天。

技術面上,道瓊斯指數日線均線呈多頭發散態勢,但短線上攻動能較弱,短線可能面臨震盪調整,需關注46660一線的支撐。納斯達克指數日線高點下移,反彈力度較弱,短線可能仍有低點,可關注下方24370一線的支撐。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昇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轉載請注明。

上一篇: 【原油專題】歐佩克停止增產 油價陷寬幅震盪
下一篇: 【原油專題】缺乏有效驅動 油價震盪偏弱
相關資訊 返回

每日策略

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