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交易及防诈提示:交易潜在风险,操作必须谨慎。确保交易自主,时刻妥善保管账号及密码,杜绝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行情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资讯 > 主题探讨
详解美联储缩表

详解美联储缩表

2017-06-26

今年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市场关注的焦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加息”和“缩表”。从2015年12月美联储第一次加息之后投资者围绕“加息”话题的讨论是各抒己见,观点层出不穷。历经近两年时间,美联储四次加息之后,大家“加息”的认知估计已经不再陌生了。今天我们来谈论新的话题“缩表”,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美联储的“缩表”还是一个新的概念,也不清楚美联储启动“缩表”对市场有何影响。下面我们就“缩表”重新给大家做一下科普,希望能给广大投资者在交易上提供帮助。

 

“缩表”我们不得不谈的那块“表”

顾名思义,缩表,即资产负债表缩小,简称缩表。字面上的理解很简单,其中就是一个因果关系,先是种下资产负债的因,然后导致了缩表这样的果。所以在谈美联储缩表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不仅将短期利率降至接近零的超低水平,又先后通过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购买大量美国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大幅压低长期利率,以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也从危机前的不到1万亿美元膨胀至目前的约4.5万亿美元,其数额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约6%升至24%

对比前些年备受热议的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QE”),如今的“缩表”可谓“QE”的反向操作,其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外溢影响不容小视。

 

美联储缩表五大原因! 

第一,避免高通胀

由于当前准备金规模过于庞大,一旦经济稳步复苏,利率水平不断升高,准备金作为高能货币可以随时转化成为货币供应量。当前美国经济已经稳步复苏,市场流动性充裕,超额准备金已经失去了稳定经济的作用,反而可能会造成意外风险。因此,有必要缩减资产负债表降低银行系统中的超额准备金规模以避免通胀意外走高。

第二,避免美联储出现损失

由于美联储的SOMA组合中持有大量中长期国债和MBS,当前美国又处于加息周期,因此势必会遭受损失。据测算,如果美联储今年加息三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就会出现亏损,如果2018年再加息2-3次,极端情况下美联储甚至可能出现5300亿美元的损失。

第三,ON RRP自身并不稳定

ON RRP在当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体系当中有两种作用,第一是ON RRP利率是FFR的最坚实的底部。第二是作为控制准备金规模的重要工具。然而ON RRP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一旦再次爆发危机,会放大安全资产的转移行为。会导致投资者在危机时期持有金融资产的意愿大大降低。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性出现,ON RRP在创立之初美联储就多次声明,该工具具有临时性,并且将在未来停止使用该工具。

第四,大资产负债表会减弱美联储控制FFR的能力

由于大量超额准备金的存在,在市场利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美联储需要不断提高IOER来控制准备金规模,而这势必会干扰美联储自身的加息节奏。同时在大资产负债表下,美联储控制FFR的能力将可能出现显著降低。

第五,还原收益率曲线

危机期间美联储实施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压低长期利率,事实证明的确有效的压低了长期利率,使得收益率曲线更加扁平化。近期美股不断创出新高与长期利率过低所导致的收益率曲线的扭曲不无关系。因此,美联储有必要缩减资产负债表还原收益率曲线,避免经济过热,同时抑制资产泡沫。

 

既然美联储决定缩表,那么未来的缩表路线图又是怎样呢?

关于缩表,美联储在615的会议纪要上声明将继续实施资产再投资政策直至利率正常化进程处于正轨。预计今年开启缩表;缩表起步上限为每月100亿美元;预计将每月削减国债再投资60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MBS)每月削减40亿美元;缩表规模将每季度扩大,直至国债削减规模达到300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MBS)达到200亿美元。如果经济状况发生改变,将停止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进程,并动用所有选项内的工具。但声明并未确定资产负债表的具体长期规模。

 

 

缩表如此重要,它对市场将会形成怎样的影响?

缩表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一种变相加息,是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手段,而直接的影响无疑就是美元。毫无疑问“加息”和“缩表”都利好美元,在未来这两者的双重作用下,美元将会继续走强

就货币属性而言,黄金是硬货币,而美元是国际最大纸币。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美元的走强势必给黄金构成打压,615日美联储利息会议声明启动缩表,黄金的从1280暴跌至1240一线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黄金商品属性、避险属性等都会影响价格走势。在其他属性得不到凸显的情况下,黄金与美元的走势呈负相关。

 

上一篇: 6.19英国脱欧谈判,市场看点大解析
下一篇: 【天然气专题】需求持续低迷 气价走强艰难
相關資訊 返回

每日策略

行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