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2月24日開打),俄烏戰爭將進入到第5個自然月。這場一開始被認為是一邊倒的“非對稱”戰爭如今演變成了一場持久戰。國際油價也是從那個時間點開啟的新一輪上漲,拿下本輪油價130.50美元/桶的高點。俄烏戰爭的“衝擊波”還有餘威,接下來油價供需端才是關鍵。
俄烏戰爭仍是現階段高油價的推動力
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了軍事行動,西方世界發起對俄羅斯的極限制裁。鑒於這場戰事發生在歐洲,我們就以歐盟的制裁為例。截至目前,歐盟針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到了第6輪,制裁範圍也從一開始的“無關痛癢”到如今的“切膚之痛”,國際能源價格是一直漲一直爽。
制裁的感覺總是很爽,畢竟制裁是強者給予弱者的懲罰。只是從實際效果來看,完全沒有達到制裁者(歐盟)的期望值。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歐美制裁下俄羅斯的“艱難”處境。
據俄羅斯財政部公佈的數據,因國際能源與糧食價格大漲,俄羅斯1至4月的財政盈餘達到了900多億美元,其中光是4月份就賺了6/700億美元。按照目前這個趨勢走下去,俄羅斯今年反而要發大財。
不只俄羅斯,美國4月聯邦政府的財政盈餘高達3000多億美元。關鍵是,美國聯邦政府在烏克蘭戰爭開始之前,可是一度出現要“政府關門”的情況。然而,這下可算是“贏麻了”,2019年來美國聯邦政府第一次實現了財政盈餘。
這麼大的數目,誰來買單?誰制裁得最凶,誰買的單就最多。目前來看,歐盟高價從俄羅斯和美國買入原油的操作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這該死的戰爭,何時才是個頭!
歐盟色厲內荏 制裁不過是一紙空文
“從前的歐盟本就不夠團結,現在買的單多了,歐盟比以前更不團結了”。前些時間,在被媒體問及為什麼歐盟明明信誓旦旦說不要俄羅斯的原油和天然氣,實際上卻購買得比制裁前更多的問題時,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演講”: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接受微軟全國有線廣播電視公司採訪時表示,如果歐盟從今天起立即完全切斷俄羅斯石油供應,那麼俄羅斯總統普京就能夠將不賣給歐盟的石油供應到世界市場,價格將會上漲,然後以更高的價格出售,這將充實他的戰爭資金。其進一步闡述到,“我們必須在不對我們的經濟造成太大傷害前提下,找到適當的平衡,這是我們對抗俄羅斯侵略的最強大的方法。我們在處理這個問題時必須採取戰略,這很重要,所以我們召集世界其他國家一起,以真正確保我們能耗盡俄羅斯的戰爭資金”。
邏輯鬼才,不愧是歐盟的主席。
OPEC說好要增產 產量就是不見漲
油價高企,歐美方面(尤其是歐盟)不斷給OPEC施壓,要求其進一步擴大產量以壓低油價。OPEC開始以“國際油價高企是俄烏戰爭所致,非OPEC力所能及”的理由推脫,時間長了,這個理由有點推脫不過了。
6月2日,OPEC+同意在7、8兩月增產64.8萬桶/日,遠超當前的43.2萬桶/日,同時也超過了市場預期,這意味著OPEC+將其增產幅度擴大了約50%。
OPEC的增產按照通常的方式,是在成員國之間按比例分配,而不是基於各成員國的閒置產能。這意味著實際的增產量大概率將小於官方公佈的數字。事實上,也只有沙特和阿聯酋具備短時增加的閒置產能,OPEC的總體供應能力是疲軟的。
後續油價走勢幾何?從技術上看,油價短線回調的可能性較大,重點關注110美元整數關口得失。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庫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中文服務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