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行情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情資訊 > 主題探討
【指數專題】既要又要還要 美股上限已到

【指數專題】既要又要還要 美股上限已到

2022-05-17

美聯儲正在進入一項“史上最難金融政策操作”的重大課題中,具體來看是既要全球美元熱錢回流本土,又要控制通脹,還要在壓低實際利率的同時力保美股不崩盤,並且不帶影響經濟增長,做到完美的“軟著陸”。夢想總是豐滿,現實往往骨感,美聯儲能做到嗎?

 

美聯儲強調控制通脹 不提美股

沒有意外,美聯儲在5月會議宣佈加息50個基點。美聯儲鮑威爾在隨後的新聞發佈會上確認,在今年接下來的議息會議裏,雖然加息75個基點或以上選項基本排除,但強調保留連續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因為目前美國的CPI已經創下40多年來的高點。

 

上周三(5月11日)公佈的通脹數據顯示,美國4月末季調CPI年率漲幅8.3%(預期8.1%,前值8.5%),4月末季調CPI月率漲幅0.3%(預期0.2%,前值1.2%)。在數據公佈之後,美股當日走勢可謂一波三折,先下後上再下,顯示了市場情緒極度不穩定。

 

也不能全怪市場,顯然美聯儲的“既要又要還要”目標是達不成的,三大股指截至目前的表現說明了問題。標普500指數今年的表現取得史上倒數第四的“好成績”,僅次於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及上世紀70年代大崩盤時期。納斯達克更是周線6連陰,追平了2012年10-11月以來的記錄,僅次於08年次貸危機。

 

算上3月時的25個基點,美聯儲到目前為止累計加息75個基點,但通脹的回落速度卻未及預期,意味著接下來美聯儲的加息力度不太可能出現衰減。

 

5月會議美聯儲隻字未提美股,不禁要問,我(美股)還是不是你(美聯儲)的心頭肉了?

 

美聯儲要的軟著陸是否意味著犧牲美股

毫無疑問,2022年的美聯儲正在尋求類似1984年那一次成功軟著陸的“榮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正面臨著屬於他的“沃爾克時刻”。鮑威爾在5月加息50個基點後表示,美聯儲最關注的是降低通脹,因為沒有價格的穩定,經濟就無法正常運轉。

 

當經濟增長速度過快,繼而出現嚴重通貨膨脹,央行將採用緊縮性政策來壓制通脹,這時,社會總需求會下降,從而導致經濟增長變緩或者出現負增長,稱為經濟“著陸”。但是,如果央行收緊政策過快,容易在大幅度通脹後,隨即出現大規模的通貨緊縮,導致失業增加,經濟速度快速下滑,即被稱為經濟硬著陸,反之,即被稱為經濟軟著陸。

 

由於通脹太高,美聯儲不得不使用連續且大幅加息的“雷霆手段”,否則惡性通脹的後果將是不可承受之重。美聯儲的棘手點在於,收緊政策過快,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通脹下來了,經濟也玩完了;但收緊政策力度不足,更可能出現通脹不下、經濟也不行的雙重後果。

 

從目前的形勢判斷,美聯儲似乎更傾向於不惜一切代價地壓低通脹。從三大股指的表現來看,美股似乎已經“先知先覺”了。技術上,標普500指數正在測試3800點支撐,跌穿將去往3400點,而終點搞不好是3000點。

 

歷史上,美聯儲在面臨經濟硬著陸還是軟著陸時的成功率不敢恭維。在11次的“操作”裏,嚴格意義上,只有1965年、1984年和1994年三次成功實施軟著陸。

 

雖說小孩子才做選擇題,大人全都要,但在這般情況下,搞不好,大人全都要不到。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中文服務微信公眾號:

百利好微信公眾號

上一篇: 【非農數據】數據亮點有限 憂慮主導走勢
下一篇: 【天然氣專題】需求持續低迷 氣價走強艱難
相關資訊 返回

每日策略

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