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投資外匯真是要靈活,上半年主要貨幣兌美元有一定升幅,其中商品貨幣升幅較為明顯,澳元兌美元上半年升了10.6%,紐西蘭元兌美元升了10%,加元亦升了5.3%;歐洲貨幣當中,英鎊上半年表現最為出色,升了5.5%。可是,在6至7月之後,這些貨幣開始出現顯著下跌,個別甚至跌穿年初低位。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佈署再次買入,抑或順勢買美元而沽出主要貨幣?
主要貨幣下跌的原因:美元轉強。美國加息預期上升是會對美元構成明顯的支持。今年美元已經開始逐步表現這樣的預期。美元指數由5月低位78.91已經回升至年初81的水平,以過去7個月計算是先跌後回穩。今年年底前美元有機會進一步上升。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已經表示,雖然勞工市場表現強勁,但是工資回升的速度及勞工參與率已經是偏低。這樣是有可能降低美國明加息的可能。可是,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強勁回升至4.2%增長,這顯示美國經濟已經完全擺脫了嚴寒天氣的影響,同時踏入第三季美國數據亦顯示經濟表現仍然穩定,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預期,薪金及勞工參與率有機會由於經濟表現穩定而逐步回升。聯儲局的利率預期亦反映明年將會加息。在9月份聯儲局會議後的經濟及利率預期顯示,委員預期明年年底利率為1.375%,6月的預估為1.125%。既然整個停止買債行動有可能在10月完成,而委員預期2015年的利率有可能升至1.3%水平,若以每次調高0.25%幅度計算,聯儲局亦需要4至5次會議才可將利率調升至1.3%。因此,美國明年開始加息的可能性是相當高。這樣的預期亦將會逐步反映在美元匯價上。
個別貨幣本身有利因素已經充分反映。過去半年英鎊匯率已經反映了明年加息預期。因此英鎊兌美元在7月高見1.71後開始下跌,期間蘇格蘭公投脫離英國曾令英鎊下跌至1.60水平。雖然最終公投結果是蘇格蘭維持在英國的體系內而令英鎊回穩,但是英鎊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匯率已經充分反映明年加息預期,同時英倫銀行行長已經表示加息有可能只是一次過。因此,既然未來美元仍然會進一步上升,英鎊自然會再次下跌。
澳元兌美元後市亦不甚樂觀。澳元上半年的上升一方面是技術反彈,另一方是澳洲貨幣政策由寬鬆轉趨中性,再加上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經濟的樂觀預期。可是,問題是澳洲貨幣政策雖然轉趨中性,但是距離加息仍有一大段距離。其次,澳洲聯儲銀行仍然認為澳元仍然是處於歷史的高水平。第三是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未如預期,因此金屬及鐡礦石價格亦出現明顯的下跌。在這樣的情況可以預期未來澳元亦很大機會進一步下跌。
至於其他主要貨幣,整體大致上情況接近。短期有可能由於美元出現調整而回穩,但是由基本面至利率前景比較,美元仍然是處有利位置。因此美元調整後仍有機會進一步再次升。同時,今次美元的升勢很大機會是反映市場對明年下半年加息的預期。因此美元整個升勢很大機會維持到明年上半年。故此,未來6個月的匯市投資策略仍然會是買入美元沽出主要貨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