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週二(5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稱,世衛組織在過去24小時內收到10.6萬例新增病例的報告,系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最大增幅。
“在這場疫情大流行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譚德塞當天在日內瓦的一場簡報會上表示,“過去24個小時,世衛組織收到10.6萬例(新增病例)的報告,這是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病例)最多的一天。其中近三分之二的病例由四個國家報告。”
據世衛組織流行病學家瑪麗亞·範·科霍夫的說法,譚德塞所說的四個國家為美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
媒體指出,由於報告過程中可能出現延遲的情況,因此這一單日新增記錄並不意味著10.6萬人在過去24小時內被感染、檢測或記錄。
最新即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1日上午7時2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4968689例,其中死亡病例326515例。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20日表示,他服用羥氯喹的療程“最近一兩天”就會結束。當天早些時候,白宮發言人麥肯尼在發佈會上解釋稱,羥氯喹有非常好的安全性,但應由醫生開具處方。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多次在白宮發佈會上推薦羥氯喹藥物,引發了大量爭議。當地時間18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餐飲業主管時自曝,他本人已定期服用羥氯喹藥物一周半時間,目的是為了預防感染新冠病毒。他稱本人並不確定這種藥物是否會有效,但他認為,即使該藥物無效,也不會讓人“生病或者死亡”。
但特朗普服用羥氯喹預防新冠病毒的說法隨即引發一些不同意見。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4月2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服用羥氯喹藥物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比未服用該藥的患者更有可能死亡。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強調稱,羥氯喹會引起心律問題和其他副作用,只能在正式研究中使用。另據紐約兩項大型觀察性研究發現,羥氯喹對1400名新冠肺炎患者無效,《英國醫學雜誌》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結論。
當地時間20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佈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專案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表示,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羥氯喹或氯喹對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有效,實際上,恰恰相反,許多機構已就該藥物的潛在副作用發出警告,很多國家已限制該藥物僅可用於新冠肺炎臨床試驗,或在醫院有醫生監督下服用,因為一系列潛在副作用已發生或可能發生。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