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有机会跌穿30美元
国际油价在去年12月进一步明显下跌,纽约期油由42美元下跌至34美元的11年低水平,较金融海啸时更低。油价在去年12月进一步下跌主要由于油组(OPEC)12月会议并未就产量达成共识,因此供应过剩的情况并未得到改善。同时,根据油组最新报告显示,这样供过于求的情况会持续至2016年底。这样进一步打击投资者信心。虽然美元下跌在计价上有可能平衡油价的压力,但是在供应维持在高水平而需求未见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油价跌势尚未见曙光。
美元下跌不能扭转油价跌势。虽然美元下跌有可能支持个别货币及黄金出现明显的回升,但是商品价格主要是由供求决定。因此美元下跌最多只会减低油价下跌的压力。同时,美元下跌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环球资产市场不稳定所引致,这样是会有可能影响环球经济前景。环球经济前景不明朗是会打击市场对石油需求的预期。虽然去年初油价下跌时曾刺激需求回升,但是环球主要地区(除了美国外)经济仍然低迷,由于价格下跌而引致的需求并不能持续。相反,油价下跌对企业及经济构成的压力却逐步反映金融市场上。因此目前的情况下美元下跌是不能扭转油价跌势。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油国11月产量达2008年底以来高水平。根据油组11月份报告显示,不单只油组11月份产量增加,更预期2016年石油需求几无变化,指市场供应过剩情况将会加剧。报告指出,2016年非油组供应每日料将减少38万桶,因美国和前苏联等地的产量下滑,但同时将2015年非油组供应每日增长预估提高了28万桶,指称因美国、巴西、俄罗斯和英国等国的产量有所上修。明年对油组原油每日均需求料为3,084万桶,较OPEC前次预估略高2万桶。报告指出,在油组额外供油且对其原油需求未出现劲增的情况下,若该机构持续以11月的速率产油,则明年过剩供给将达每日86万桶,高于上月报告所预估的56万桶。这样暗示油组已经预期油价仍然有机会进一步下跌。
中国经济前景加重油价压力。国际油价上月的下跌开始对资产市场构成压力。可是,石油供过于求短期内难改变。这因环球经济仍然疲弱,石油需求自然降低。特别是全球主要石油进口国之一的中国,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调整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很大机会由今年约7%跌至明年6.5%。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石油需求放缓是可以预期。
油价有可能跌穿30美元。纽约期油12月跌穿2008年低位(35.11美元)后虽曾出现反弹,但是反弹未能稳定在25周移动平均线之上,显示走势仍然维持弱势。再加上基本因素并未见改善下,预期油价将会持续反复下跌。若以2008年金融海啸前高位(147.85美元)至2008年12月低位(35.11美元)为第一阶段跌幅计算,纽约期油在2011年回升至114.8美元后开始第二阶段的下跌。这样若纽约期油第二阶跌幅是第一段跌幅的76.4%的情况下,纽约期油将会下跌至28.7美元。在目前的情况下,除非油组开始减产,否则纽约期油跌至该水平的机会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