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资讯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情资讯 > 行业新闻
土耳其共享卡舒吉遇害录音 美国或出手掌控原油市场

土耳其共享卡舒吉遇害录音 美国或出手掌控原油市场

2018-11-13

土耳其共享卡舒吉遇害录音 美国或出手掌控原油市场

 土耳其共享卡舒吉遇害录音敦促沙特公开关联卡舒吉事件的人

据消息,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10日证实,土方已经与多国“分享”关联沙特阿拉伯籍记者贾迈勒·卡舒吉遇害的录音。埃尔多安在电视讲话中说,土耳其把录音给了沙特、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

埃尔多安没有提及录音的具体内容。路透社以一名消息人士为消息源报道,录音内容“恐怖”,让听过的官员“惊骇”。

两名熟悉卡舒吉事件的消息人士指出,土耳其掌握多段录音,包括卡舒吉遇害过程和预先谋划杀害他的对话;后一段录音没有公开。这些证据促使土方认定,卡舒吉死于“预谋犯罪”。

埃尔多安敦促沙特方面“公正行事”、公开关联卡舒吉事件的人。

而近期,中东地区乌烟瘴气,彻底变了天,在沙特异见记者遇害案件中,土耳其咄咄逼人,一直在引导此事酝酿爆发,而案件的残忍程度更是令外界发指,在土耳其的攻势下,沙特愈发的难以应对,仿佛被逼上了绝路。

但是,沙特还是继续死扛着,既不公布凶手,也不指明实体的去向,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何善后此事才是最需要考虑清楚的。所以,沙特做了两手准备。

沙特为求保命求和美国,祭出原油市场

近日突然曝出的一件事,可能就是沙特要送给美国的一份大礼,就是沙特准备解散OPEC组织,我们知道美国向来热衷淌中东这个浑水,就是为了掌控石油,稳固石油美元的地位,但OPEC组织却像拦路虎一般,让美国无法亲自掌控原油市场。

如果这个组织解散了,那么美国就能如鱼得水,牢牢的把握住全球原油的走势,这对特朗普这个商人出身的总统来说,吸引力不言而喻。当然,沙特也不是一味的去满足美国的胃口,因为特朗普的信誉不得不让人有所保留。

 

因此,沙特来了一招软硬兼施,除了向美国示好外,还向美国发出了威胁,这个威胁就是跟伊朗联合,自记者案发酵的初期,沙特就表达过这样的意思,警告美国,自己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对付美国,其中就包括跟伊朗联合。

沙特两手准备,欲示好伊朗警告美国

沙特向伊朗示好的方法很简单,在11日召开的OPEC以及盟友的会议中,沙特带头表示已经做好了减产的准备,沙特给出的理由是目前石油供应过剩,但实际上这很可能就是向美国发出的警告,因为除了沙特以外,所有产油国都表示不会减产,尤其是俄罗斯,强调过剩只是暂时现象,极力阻止沙特减产石油,表示会继续响应美国的增产号召。

沙特的减产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用意,美国一直想让油价下降,但是减产势必会让油价回升,这是特朗普不愿意看到的,那么减产的缺口怎么填补呢?自然就是伊朗了,可以看到美国的新一轮制裁,并没有对伊朗下死手,原因也是因为油价,一旦沙特减产了,美国就更不可能让伊朗的石油归零,最终对伊朗的制裁,很可能会不了了之。

伊朗再发狠话90分钟后美国将感到错误

据最新报道,伊朗官员在周一再度放出狠话,表示该国武装力量已经准备好帮助该国油轮应对任何威胁,就像他们过去40年所作的那样。据悉,伊朗此举是为了应对美国针对伊朗石油的最新“大招”——美国特别代表胡克表示,伊朗油轮现在是“重点监测对象”,任何国家的港口如果允许伊朗油轮停靠和过境,他们也将面临美国的惩罚。

其实,自从美国宣布对伊朗启动全方位惩罚,并重点打击伊朗的石油出口至今,伊朗已经多次向美国“飙狠话”了。11月初,伊朗宗教领袖阿拉莫赫就放出话来,“如果伊朗下定决心,一滴石油也别想跨出中东大地,60分钟内阿联酋与沙特阿拉伯将被打击,90分钟后美国将一无所有”。

尽管大多数人认为,伊朗的这些表态只是过过嘴瘾,是对美国对其惩罚的“口头反击”,油价并不会真的涨到400美元。但事实是,伊朗的石油出口数量已经每况愈下,据估计伊朗11月石油出口将下降至稍高于100万桶/天的水平,是该国今年年中峰值的三分之一左右。都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果伊朗石油出口真的被“归零”,这个国家最终铤而走险也未可知。

美国霸权主义引国际担忧,美元主导地位是否不可撼动?

欧洲和亚洲对美国过度干预的反对日益加剧,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国财政部的主导地位以及美元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所发挥的压倒性力量的深切担忧。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的欧洲盟国正在积极地规避美国财政部、制裁和美元。

此外,俄罗斯、中国和其它一些亚洲国家,乐于看到西方联盟的进一步分裂和美国领导地位的丧失。如果美国持续霸权主义,相信美元掉下神坛也只是时间问题,黄金只有静待时机。

 

更多精彩内容, 请准时每个交易日到智库直播, 看星级名师的独到分析:http://live.intelligencefinance.com

上一篇: 欧盟深陷英国退欧意大利预算风波 黄金多头恐大梦难继
下一篇: 央行2025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总量稳中有进,结构调整显成效
相關資訊 返回

每日评论

主题探讨